诗词原文
归宁
宋·陆游
万里归宁承汉诏,三牲供膳奉潘舆。
彩衣摇曳迎朝日,华发萧疏送落晖。
喜得身闲无俗事,乐闻儿辈读书声。
此中真意谁能解,笑看人间万事非。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陆游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远行万里归来遵从朝廷的诏令,准备丰盛的三牲佳肴供奉给父母的车驾,身着彩衣在朝阳下翩翩起舞迎接新的一天,稀疏的白发在夕阳下更显苍老,庆幸自己得以摆脱世俗的纷扰,享受闲暇时光,更乐于听到儿孙辈朗朗的读书声,这其中的真正乐趣谁能理解呢?我只是一笑置之,看淡人间的种种是非。
释义
“万里归宁承汉诏”意指诗人远行归来,遵从朝廷的旨意;“三牲供膳奉潘舆”则描绘了诗人准备丰盛的祭品供奉给父母,表达了对父母的孝顺之情。“彩衣摇曳迎朝日”与“华发萧疏送落晖”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从年轻到年老的岁月变迁。“喜得身闲无俗事,乐闻儿辈读书声”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满足和对儿孙辈成长的欣慰。“此中真意谁能解,笑看人间万事非”则透露出诗人超然物外、笑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归家后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家庭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万里归宁”与“三牲供膳”的对比,既体现了诗人对朝廷的忠诚,也表达了对父母的孝顺,而“彩衣摇曳”与“华发萧疏”的对比,则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从年轻到年老的岁月变迁,透露出对生命的感慨,最后两句“此中真意谁能解,笑看人间万事非”更是将诗人的豁达与超脱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超然态度。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此时的他已历经仕途坎坷、家国变迁,对人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归家之后,他享受着家庭的温暖和闲适的生活,同时也对过去的经历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总结,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创作的,通过描绘归家后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家庭的深厚情感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也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人生真谛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