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富阳江中夜泊
唐·罗隐
水满花溪绿似烟,
新沙夜泊四无眠。
陶朱旧邑无多远,
魏阙归心且自宽。
作者及朝代
作者:罗隐(833年-909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罗隐,字昭谏,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生活在晚唐动荡不安的年代,一生怀才不遇,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第,晚年投奔吴越王钱镠,任钱塘令、著作郎等职,罗隐的诗作风格独特,讽刺辛辣,语言通俗易懂,对后世文学有一定影响。
译文
江水涨满了花溪,碧绿得如同烟雾一般,
夜晚我停泊在新沙,心中难以入眠。
陶朱公的旧居离这里并不遥远,
对于朝廷的思念,暂且让自己放宽心吧。
释义
水满花溪绿似烟:形容江水充沛,花溪两岸绿意盎然,仿佛笼罩在烟雾之中。
新沙夜泊四无眠:诗人夜晚停泊在新沙,因思绪万千而难以入睡。
陶朱旧邑无多远:陶朱公(范蠡)的旧居离这里不远,暗示诗人对古代贤人的向往。
魏阙归心且自宽:魏阙代指朝廷,诗人虽然思念朝廷,但暂时只能自我宽慰。
赏析
这首诗是罗隐在旅途中夜泊新沙时所作,通过描绘江水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思绪,表达了他对古代贤人的敬仰和对朝廷的思念,首句“水满花溪绿似烟”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为全诗奠定了清新自然的基调,次句“新沙夜泊四无眠”则直接点出诗人夜不能寐的愁绪,后两句“陶朱旧邑无多远,魏阙归心且自宽”则通过引用古代贤人陶朱公(范蠡)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贤人的敬仰和对朝廷的思念,同时以“且自宽”三字透露出一种无奈和自嘲的情绪,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展现了罗隐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罗隐晚年游历江南期间,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罗隐虽然才华横溢,但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第,仕途坎坷,在游历江南的过程中,他目睹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无奈和痛苦,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人的敬仰和对朝廷的思念,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自嘲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