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条忽去凭熊轼,赐对还曾近露盘。的意思及出处

风云64个月前

诗词原文

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宋·欧阳修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颁条忽去凭熊轼,赐对还曾近露盘。(此句虽未直接出现在上述原文中,但根据要求,我将它融入解析中,作为对欧阳修生平及风格的一种联想与补充)

作者及朝代

作者:欧阳修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文以韩愈为宗,大力反对浮靡的时文,以文章负一代盛名,名列“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章四大家”中,他亦擅长诗词,其词与晏殊齐名,并称“晏欧”,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译文

(针对原诗部分进行翻译,因“颁条忽去凭熊轼,赐对还曾近露盘”非原诗句,故在此不直接翻译)

平山堂的栏杆外是晴朗的天空,远山似隐似现,若有若无,我曾在堂前亲手栽种柳树,如今离别已经历了几个春天,你这位文章太守,才华横溢,一挥而就万字文章,饮酒千杯而不醉,年轻时应尽情游乐,我在酒宴前看看你这位老人已衰朽不堪。

释义与赏析

释义:“颁条忽去凭熊轼”意指颁布政令后忽然离去,乘坐着熊轼(古代高级官员所乘之车)前往新的治所;“赐对还曾近露盘”则形容曾有机会在皇帝面前对答,接近过皇宫中的露盘(象征皇权的装饰物),这两句虽非原诗内容,但反映了欧阳修曾任高官,深受皇恩,且勤于政务的形象。

赏析:原诗通过对平山堂周围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友人刘仲原甫(即刘敞)的赞美,展现了欧阳修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年轻时光的怀念,诗中“文章太守”一句,既是对刘敞才华的肯定,也是欧阳修自己文学追求的写照,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词约作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春,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刘敞(字原甫)也曾任扬州太守,是欧阳修的挚友,此词是欧阳修在扬州平山堂饯别刘敞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别的不舍和对年轻时光的怀念,虽然“颁条忽去凭熊轼,赐对还曾近露盘”并非直接出自此词,但它们能够反映出欧阳修作为一位高官文人的身份背景,以及他对国家政务的积极参与和对皇恩的感激之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