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秀原田初望岁,花开苑树忽惊春。的意思及出处

生辉13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日田园

唐·韦庄

麦秀原田初望岁,花开苑树忽惊春。

霁天霭霭春云暮,芳草萋萋碧水滨。

极目烟波横远岫,斜阳林影翳芳尘。

谁家樵唱闻清响,独倚高楼一怅神。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动乱的年代,亲身经历了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后仕于前蜀,曾任宰相,韦庄的诗风清新自然,词则婉约多姿,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译文

原野上的麦子茁壮成长,预示着丰收的希望;园林中的花朵突然绽放,让人惊觉春天的到来,雨过天晴后,春日的云朵悠然自得,傍晚时分,芳草茂盛,碧水之畔更显生机,极目远眺,远处的山峦在烟波中若隐若现,夕阳的余晖洒在树林上,投下斑驳的影子,花香与尘土交织在一起,这时,远处传来樵夫的歌声,清脆悦耳,我独自倚在高楼之上,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惆怅。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田园的美丽景象,通过麦秀、花开、春云、芳草、远岫、斜阳等自然元素,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图,诗人也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以及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淡淡忧伤。

赏析

韦庄的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田园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首联“麦秀原田初望岁,花开苑树忽惊春”直接点题,既表现了农作物的生长,又暗示了春天的到来,为全诗奠定了清新明快的基调,颔联和颈联进一步展开对春日田园的描绘,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尾联则以樵唱和诗人的怅神作为收束,将个人的情感融入自然之中,使全诗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韵味悠长。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权更迭频繁的时代,诗人亲身经历了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对人生的无常和社会的变迁有着深刻的体会,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庄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和词作,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社会的观察,这首《春日田园》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既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反思,通过描绘春日田园的宁静与美好,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