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一夕香街布玉尘,檀栾劲节露贞筠”,这两句诗出自清代诗人王韬的《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原文
《咏竹》
清代:王韬
一夕香街布玉尘,檀栾劲节露贞筠。
风前摇曳多姿态,月下疏疏映水滨。
不畏严寒侵骨冷,只将清影伴人身。
此君应是仙家物,落入凡尘亦超尘。
作者简介
王韬(1828年—1897年),字仲弢,又字紫诠、畹华,号弢园、天南遁叟、淞北逸民等,江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清末维新思想家、报刊活动家和政论家,早年曾参与太平军,后至香港,任《循环日报》主笔,积极宣传变法维新思想,著有《弢园文录外编》、《弢园尺牍》、《弢园十九年稿》等。
译文
一夜之间,香街上铺满了如玉般洁白的霜雪,竹子(檀栾,指竹的秀美)以其挺拔的枝干和坚韧的节操,在寒露中展现出高洁的品格(贞筠,指竹的坚贞),在风中,竹子摇曳多姿,月光下,稀疏的竹影映照在水边,竹子不畏严寒的侵袭,只将清雅的影子陪伴着人们,这竹子应是仙家的物品,即使落入凡尘,也依然超凡脱俗。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竹子的形象,赞美了竹子高洁、坚韧、不畏严寒的品格,诗中“一夕香街布玉尘”描绘了冬夜霜雪覆盖街道的景象,“檀栾劲节露贞筠”则突出了竹子在寒露中依然挺拔、坚韧的特点,后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竹子不畏严寒、清高脱俗的品格。
赏析
这首诗以竹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竹子的高洁和坚韧,诗人以“玉尘”比喻霜雪,以“檀栾劲节”形容竹子的挺拔和坚韧,以“清影伴人身”表达竹子带给人们的清雅和慰藉,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赞美了竹子的品格,也寄托了诗人对高洁、坚韧品格的向往和追求。
创作背景
王韬生活在清末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积极倡导变法维新,希望通过改革来挽救国家的危亡,他的主张并未得到当权者的采纳,反而遭到了打压和迫害,在这样的背景下,王韬通过咏竹来表达自己对高洁、坚韧品格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寄托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和期望,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倡导,能够唤起更多人的觉醒和奋斗,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和富强贡献力量。
就是对王韬《咏竹》一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