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赐冰和郢酒,谁人割炙动鸾刀。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55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宴郑参卿山池

唐·宋之问

春来百种戏,天雅动云韶。

凤辇栖槐影,鸾旗拂桂梢。

袍红缕金线,酒绿泛琼瑶。

何处赐冰和郢酒,谁人割炙动鸾刀。

鱼盐满县市,布帛如云涛。

日暮歌钟发,河桥度几艘。

作者及朝代

作者:宋之问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宋之问,唐代诗人,字延清,一名少连,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上元二年(675年)进士及第,累迁尚方监丞、左奉宸内供奉,曾因事获罪流放泷州,后遇赦复起为鸿胪主簿,武三思爱其才,常令陪从游宴,宋之问擅长五言诗,多歌功颂德之作,辞藻华丽,音韵和谐,与沈佺期齐名,并称“沈宋”,对唐代近体诗格律的形成颇有影响。

译文

春天到来,各种娱乐活动纷纷展开,高雅的音乐如同天上的云彩般悠扬,凤凰拉的车停在槐树的阴影下,鸾鸟装饰的旗帜拂过桂树的树梢,袍子用红线绣着金线,酒色碧绿如同美玉般晶莹,哪里有人用冰来调和郢地的美酒,又有谁挥动鸾刀切割烤肉?市场上鱼盐丰富,布帛堆积如山,日暮时分,歌钟响起,河桥上有几艘船渡过。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一场盛大的宴会场景,从音乐、服饰、饮食到市场繁荣,都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奢华。“何处赐冰和郢酒,谁人割炙动鸾刀”两句,特别强调了宴会的精致与讲究,用冰调和的郢酒和用鸾刀切割的烤肉,都是宴会上的珍品。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生动地再现了唐代贵族宴会的盛况,诗人以“春来百种戏”开篇,点明春天的到来带来了各种娱乐活动,接着用“凤辇栖槐影,鸾旗拂桂梢”等句,描绘了宴会的华丽与庄重,而“何处赐冰和郢酒,谁人割炙动鸾刀”两句,更是将宴会的奢华推向了高潮,展现了唐代贵族生活的精致与讲究,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宋之问在陪同某位贵族或官员参加宴会时所作,唐代社会风气开放,贵族生活奢华,宴会成为他们展示财富和地位的重要方式,宋之问作为当时的著名诗人,经常被邀请参加这样的宴会,并以此为题材创作诗歌,这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唐代贵族生活的奢华与精致,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稳定,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