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嫌霜雪将侵鬓,须歎尘埃渐满缨。的解释

生辉35个月前

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诗词原文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唐·韦应物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莫嫌霜雪将侵鬓,须歎尘埃渐满缨。

(注:有的版本最后一句为“相逢俱未老,但叹岁时迁”或“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但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此处采用“莫嫌霜雪将侵鬓,须歎尘埃渐满缨”这一版本。)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译文

在江汉就曾经一起作客,每次相逢都是尽醉而还,离别后如浮云飘流不定,岁月如流水一晃过十年,今日相见虽然欢笑如旧,可惜人已苍老鬓发斑斑,不要嫌弃我们两鬓斑白如霜雪,要叹息的是我们为官飘零,风尘仆仆,帽缨上落满了灰尘。

释义

此诗写作者在淮水边重逢阔别十年的梁州老朋友的喜悦之情,颇有感慨,首联概括了以前的交谊;颔联统包了别后十年阔别的概况;颈联通过具体典型的叙事,表达了十年的阔别给两人带来的损失和遗憾;尾联写这次相会的感慨,向友人表明态度。

赏析

这首诗的艺术构思,颇具匠心,题曰“喜会”,突出了一个“喜”字,全诗情调明朗,语言浅近,而意蕴深远,耐人寻味,久别重逢,秉烛夜谈,实乃人生一大乐事,这首诗写的就是诗人这种生活片段,情景交融,言浅意深,耐人寻味。

诗中,诗人对自己漂泊生涯的感叹和对彼此苍老鬓发的感慨都将重逢的喜悦冲淡,转而成为一种人生的无奈和叹息,特别是“莫嫌霜雪将侵鬓,须歎尘埃渐满缨”两句,更是将人生的沧桑和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淮水边重逢阔别十年的梁州老朋友时所作,两人曾在江汉地区一起作客,每次相逢都是尽醉而还,岁月如流水,一晃就是十年,在这十年间,两人都经历了许多人生的波折和沧桑,当他们在淮水边重逢时,虽然欢笑如旧,但已经苍老鬓发斑斑,这种久别重逢的喜悦和人生的无奈交织在一起,使得诗人产生了深深的感慨和叹息。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