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忽思油幕從知去,便挈縢囊冒暑行”,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将之苕溪戏作长句》,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原文:
将之苕溪戏作长句
宋 陆游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年来处处行路难,南去东游尽海堧。
忽思油幕從知去,便挈縢囊冒暑行。
畏途迢递频回首,故国关河隔几程。
赖有灞桥风雪在,故应不负此身生。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人生所到达的地方,就像飞鸿在雪地上留下爪印一样,偶尔在雪地上留下几个爪印,但转眼它又远走高飞,哪还记得这痕迹留在何方,老和尚奉闲已经去世,骨灰已安放在新造的那座小塔里面去了,当时在上面题诗的那堵墙壁已经坏了,因此不能再见到旧时题诗的墨迹了,是否还记得当年奔波于道路、往来崎岖的情景?路又远,人又疲劳,驴子也累得直叫,近年来我到处碰壁,南去东游,无处安身,忽然想到油幕(幕府)里从前的朋友,于是带着縢囊冒着暑热远行,畏惧长途跋涉的辛苦,频频回首,故乡的关河已隔了好几重山水,幸亏还有灞桥风雪,可以让我欣赏,这才不枉我这一生啊。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中“忽思油幕從知去,便挈縢囊冒暑行”两句,表现了诗人决定离开当前环境,踏上新的旅程的决心和勇气。
赏析:
这首诗以飞鸿踏雪泥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诗人通过回忆过去、感叹现在、展望未来,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诗中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既有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留恋,又有对未来的期许和憧憬,特别是“忽思油幕從知去,便挈縢囊冒暑行”两句,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果敢和坚韧,以及追求自由和理想的决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陆游在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际所作,当时他身处逆境,四处奔波,无以为生,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忽然想到离开当前的环境,去寻找新的出路和机会,他带着简单的行囊,冒着酷暑踏上了新的旅程,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记录了诗人的心路历程和人生感悟。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满足您的需求,如需更多信息,请随时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