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房京寺门空闭,坐榻凝尘砌长苔。的释义

生辉25个月前

诗词原文

古寺寂寥

唐·王维

旧房京寺门空闭,坐榻凝尘砌长苔。

钟磬无声僧已去,佛光犹照影徘徊。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古老的房屋在京城的寺庙中静静地关闭着,坐榻上积满了灰尘,石阶上长满了青苔,寺庙里的钟磬声已经消失,僧人们已经离去,但佛光依然照耀着,影子在空荡的寺庙中徘徊。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京城一座古老寺庙的寂寥景象,首句“旧房京寺门空闭”直接点出寺庙的古老与空寂,次句“坐榻凝尘砌长苔”通过细节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后两句则通过“钟磬无声僧已去”和“佛光犹照影徘徊”的对比,表达了虽然人事已非,但佛光依旧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古老寺庙的寂寥画面,诗人通过“旧房”、“空闭”、“凝尘”、“长苔”等词语,巧妙地营造出一种荒凉、寂静的氛围,诗人又通过“钟磬无声僧已去”与“佛光犹照影徘徊”的对比,表达了对佛教信仰永恒不变的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王维一生信佛,晚年更是长斋奉佛,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游览京城某座古老寺庙时,有感于寺庙的寂寥与佛教信仰的永恒而创作的,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对佛教信仰的敬畏与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宇宙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