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酒泛冰星弁侧,吴歈倚瑟黛蛾愁。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45个月前

诗词原文

夜宴曲

唐·韦庄

郢酒泛冰星弁侧,吴歈倚瑟黛蛾愁。

露桃烟柳为谁好,江水山云共一楼。

金管迢迢人夜宴,玉箫声声月如钩。

风吹花落知何处,此夜相思君知否?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作多写身世之感与离乱之痛,词则善于用清新流丽的笔触,表达深沉悲慨的情感,对后世词的发展有重要影响,韦庄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译文

郢地的美酒在冰凉的星弁旁泛起泡沫,吴地的歌声伴着瑟音让黛眉紧锁的佳人愁绪满怀,桃花在露水中绽放,柳枝在烟雾中摇曳,这一切美景究竟是为谁而美好?江水悠悠,山云缭绕,共同映衬着这一座楼阁,金管吹奏的乐曲在夜宴中迢迢传来,玉箫声声,月光如钩挂在天边,风吹花落,不知它们将飘向何方,在这漫漫长夜,你是否知晓我心中的相思之苦?

释义

郢酒:指楚地(郢为楚国都城)的美酒。

泛冰:形容酒面如冰般清澈。

星弁侧:星弁,可能是指星夜下的船帆或酒器上的装饰,此处借以形容宴会环境的雅致与清冷。

吴歈:吴地的歌曲。

倚瑟:靠着瑟弹奏。

黛蛾愁:形容女子眉头紧锁,如黛色的蛾眉般忧愁。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场夜宴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宴会的奢华与人物的内心世界,首联以“郢酒”与“吴歈”开篇,既点明了宴会的地点特色(楚地与吴地),又通过“泛冰”与“倚瑟”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冷而优雅的氛围,颔联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衬出人物的孤独与愁绪,桃花、柳枝的美好与人物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颈联回归宴会本身,金管玉箫的乐声与月光如钩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夜宴的热闹与凄清并存之感,尾联则以风吹花落、相思难解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与无奈。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这一动荡时期,国家分裂,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庄的诗歌往往蕴含着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夜宴曲》可能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诗人借夜宴之景,抒发自己内心的愁绪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隐含了对国家前途和个人命运的深深忧虑。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