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湘水吟
唐·李群玉
身在三湘四水间,
行吟年复又一年。
更将雅意凌云笔,
醉折奇花五色笺。
遥山黯黯眉长敛,
一水盈盈语未通。
日暮疏钟何处起,
片帆遥挂夕阳中。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群玉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著名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他自幼聪颖好学,擅长诗文,尤其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李群玉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和推崇,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我身处三湘四水之间,年复一年地在这里行吟,我用凌云之笔书写高雅的情怀,醉意中折下奇花,用五色笺纸写下诗篇,远处的山峦昏暗,仿佛总是紧锁着眉头,清澈的江水盈盈流淌,却似乎无法传达我的心声,傍晚时分,不知从何处传来了稀疏的钟声,夕阳中,一艘小船远远地挂着帆,渐行渐远。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身处三湘四水间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中“遥山黯黯眉长敛”一句,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远山比作紧锁眉头的人,形象地描绘出远山昏暗、沉重的景象;“一水盈盈语未通”一句,则通过清澈的江水无法传达心声,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诗中“遥山黯黯”与“一水盈盈”形成鲜明的对比,既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又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人通过“眉长敛”和“语未通”等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景物赋予了人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诗中的“日暮疏钟”和“片帆遥挂”等意象,也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群玉在三湘四水间行吟时所作,他身处自然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同时也思考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长期的行吟生活中,李群玉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歌风格和创作理念,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和关注,以及他们通过诗歌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