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对弈雅集
朝代:清代
作者:李颀云
萧斋幸预谈宾末,谢墅深降弈思高。
纹枰对坐心如水,烛影摇红夜未宵。
棋局纵横藏妙算,茶香馥郁绕清宵。
此中真意谁能解,唯有知音共此朝。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并无确切的“李颀云”及此诗记录。)
作者简介
李颀云,虚构的清代文人,假设其生活在康熙年间,以诗文著称,尤善棋艺与茶道,常与友人雅集,探讨棋理茶道,作品多反映文人间的闲适生活与高雅情趣,虽为虚构人物,但设定中其性格淡泊名利,喜好自然,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译文
有幸在这清幽的书斋中参与宾客之末的谈论,谢家别墅的主人亲自降临,棋艺高超令人敬仰,我们面对面坐在棋盘旁,心境如水般平静,烛光摇曳,夜色尚早未至深宵,棋盘上纵横交错,隐藏着精妙的算计,茶香四溢,环绕着这清静的夜晚,这其中的真意谁能理解呢?唯有知音才能共享这美好的时光。
释义
萧斋:指清幽的书斋。
谈宾末:指参与宾客之间的谈话,末位之意,谦辞。
谢墅:借指高雅的别墅,谢家为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象征高雅文化的姓氏。
弈思高:下棋时的思考水平高超。
纹枰:有纹路的棋盘,代指下棋。
烛影摇红:形容烛光摇曳,夜色温馨。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文人雅士对弈品茶的闲适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高雅的志趣,首联点明地点与人物,营造出一种清幽高雅的氛围;颔联通过“心如水”与“夜未宵”的描绘,展现了棋局前的宁静与时间的悠长;颈联进一步描绘棋局的精妙与茶香的馥郁,体现了文人生活的精致与情趣;尾联则以“此中真意谁能解,唯有知音共此朝”作结,表达了作者对于知音难觅的感慨,以及对这份闲适生活的珍惜。
创作背景
假设此诗创作于清代康熙年间,当时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繁荣,文人雅士之间常有雅集活动,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成为他们交流情感、寄托理想的重要方式,李颀云作为其中的一员,通过此诗表达了对这种高雅生活方式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知音难遇的淡淡哀愁,在虚构的背景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清代文人的生活风貌,也传递了跨越时空的文人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