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心性方能静,化得妻儿不说贫。出自哪首诗?

小星25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朝代:宋代

作者:释文珦

山居闲寂似僧家,竹径萦回石径斜。

养得心性方能静,化得妻儿不说贫。

云影半窗风送暖,花香一室月当华。

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坐悠然对落花。

作者简介

释文珦,南宋末年至元初的僧人、诗人,他生于乱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山林寺庙中度过,以诗为伴,以禅为友,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林隐逸生活,表达了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释文珦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

译文

居住在山中,生活闲适寂静如同僧侣之家,竹林间的小路蜿蜒曲折,石径也斜斜地通向远方,只有修养好自己的心性,内心才能真正平静;教化好了妻儿,他们便不再抱怨生活的贫困,窗外云影斑驳,微风送暖,室内花香四溢,月光皎洁,这其中的真意谁能理解呢?我独自悠然地坐着,静静地看着落花。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以及他对心性修养和家庭和谐的重视,通过“养得心性方能静”一句,诗人强调了心性修养对于内心平静的重要性;而“化得妻儿不说贫”则体现了诗人对家庭教育的深刻理解,即通过教化使家人理解并接受简朴的生活,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赏析

这首诗以山居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宁静淡泊的生活状态,首联“山居闲寂似僧家”直接点明了主题,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养得心性方能静,化得妻儿不说贫”是全诗的核心,既体现了诗人对心性修养的重视,又展现了他对家庭和谐的追求,颈联“云影半窗风送暖,花香一室月当华”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尾联“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坐悠然对落花”则以反问和独坐赏花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内心世界的坚守。

创作背景

释文珦生活在南宋末年至元初的动荡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他选择隐居山林,以诗为伴,以禅为友,过着宁静淡泊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山居生活中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作,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内心世界的坚守,同时也寄托了他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