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色连云原上麦,清香夹道剌桐花。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25个月前

诗词原文

田园杂记

唐·韦庄

秀色连云原上麦,清香夹道剌桐花。

长郊草色绿无涯,细雨和风入万家。

新柳垂丝撩客棹,好山留客看云霞。

归来景物都如画,心在闲云野鹤家。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人称“秦妇吟秀才”,其词作语言清丽,多用白描手法,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情致哀婉动人,尤善在抒情中融入叙事,代表作有《浣溪沙》、《菩萨蛮》等。

译文

原野上的麦子翠绿欲滴,连绵不绝直至天边,道路两旁剌桐花盛开,散发出阵阵清香,广袤的郊外,草色碧绿无边,细雨和风轻轻吹拂,滋润着千家万户,新长出的柳枝低垂,轻轻拂过行人的船桨,美丽的山景挽留着游客,让他们驻足观赏绚丽的云霞,归来时,眼前的一切景致都如同画卷一般美丽,心中向往的是那悠闲自在、如云鹤般的生活。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田园风光的美丽与宁静,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秀美和和谐,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赏析

“秀色连云原上麦,清香夹道剌桐花”两句,以生动的画面开篇,展现了麦田的广阔与剌桐花的芬芳,既描绘了自然之美,又寓含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美好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如“新柳垂丝撩客棹,好山留客看云霞”,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对和平、宁静的生活充满了向往,这首诗很可能是韦庄在游历或隐居期间,面对田园美景有感而发,通过描绘田园风光的美丽与和谐,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逃避,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庄作为一位文人墨客,对自然美的敏感捕捉和深刻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