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杂感
路行僻处山山好,春到晴时物物佳。
溪水潺潺穿石过,鸟鸣声声入林花。
云开日暖风光媚,雾散山青景色华。
此景此情何处有,人间仙境在此涯。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悠然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李悠然,宋代一位不太为后人所熟知的文人墨客,他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热爱自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之美,风格清新脱俗,意境深远,李悠然的作品多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虽不为当时主流文坛所重视,但其诗作仍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译文
走在偏僻的小路上,每一座山都显得那么美好;春天到来,天气晴朗时,万物都显得那么美妙,溪水潺潺地穿过石头流淌,鸟鸣声声传入林中的花朵间,云开日出,天气变暖,风光妩媚;雾散后,山峦青翠,景色华丽,这样的景色和心情,哪里还能找到呢?人间的仙境就在这里啊。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首联“路行僻处山山好,春到晴时物物佳”点明了主题,即偏僻之处的山路和春天晴朗时的万物都显得特别美好,颔联和颈联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溪水、鸟鸣、云开、雾散等自然景象都被诗人赋予了生命和美感,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赞叹和留恋,认为这就是人间的仙境。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春天山间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溪水、鸟鸣、云开、雾散等自然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山水之间,诗人还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春天和偏僻之处山路的美丽,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应该是在春天的一个晴朗日子,独自走在偏僻的山路上,被眼前的美景所打动,从而写下了这首赞美大自然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墨客追求自然、崇尚简约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