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如陶亮官为令,难学岩陵住近溪。出自哪首诗?

生辉15个月前

诗词原文

闲居

唐·韦应物

空如陶亮官为令,难学岩陵住近溪。

门巷寂寥人迹稀,绿苔红树映斜晖。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世称“韦苏州”,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著称,风格清新淡远,自然流畅,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作者简介

韦应物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早年仕途较为顺畅,但中年以后仕途不顺,逐渐转向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体悟,他的诗作多抒发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我的官职虽如陶渊明(陶亮,此处借指陶渊明)般只是个县令,但难以效仿他隐居岩陵、靠近溪流的生活,我的门巷寂静冷清,人影稀少,只有绿色的苔藓和红色的树木在夕阳的余晖中交相辉映。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首句以陶渊明为比,说明自己虽身居官职,但内心却向往着陶渊明的隐逸生活;次句则直接点出难以效仿的原因,即现实条件的限制,后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当前生活的环境:门巷寂寥,人迹罕至,只有自然景物在默默陪伴,透露出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情绪。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与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诗人渴望像陶渊明那样过上隐居山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现实的束缚使他无法实现这一愿望,诗中“空如陶亮官为令”一句,既是对自己官职的自嘲,也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难学岩陵住近溪”则直接表达了这种向往的难以实现,后两句的景物描写,既是对现实环境的客观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担任某地县令期间,虽然身居官职,但韦应物对仕途并不热衷,反而更加向往自然与自由,在繁忙的政务之余,他常常独自漫步于山林之间,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创作的,既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冲突与矛盾,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应物对自然、对人生、对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