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世事纷纭
唐·罗隐
混沌分来便至今,纷纷巧事日成林。
人间多少营营者,何似逍遥物外心。
作者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晚唐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他生活在晚唐动荡不安的年代,一生怀才不遇,屡试不第,晚年归隐九华山,以诗酒自娱,罗隐的诗作风格犀利,讽刺深刻,对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多有揭露和批判,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
译文
自从混沌初分至今,世间纷纭复杂的巧事如同树木般日益成林,人世间有多少为名利奔波劳碌的人啊,哪里比得上超脱物外、逍遥自在的心境呢?
释义
“混沌分来便至今”指的是自宇宙诞生以来,世间万物便开始了其复杂多变的发展历程;“纷纷巧事日成林”则形容人世间各种纷繁复杂、巧取豪夺的事情层出不穷,如同树木般茂密成林,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场的厌倦和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深刻揭示了世间纷纭复杂的现实和人们为名利奔波劳碌的无奈,前两句通过“混沌分来”和“纷纷巧事”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世间万物的复杂多变和人们为追求名利而不断奔波的忙碌景象,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场的厌倦和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启示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罗隐的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罗隐生活在晚唐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黑暗的年代,他一生怀才不遇,屡试不第,对当时社会的黑暗面有着深刻的体验和认识,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对世间纷纭复杂的现实和人们为名利奔波劳碌的无奈进行深刻揭示和批判的产物,也表达了他对超脱物外、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罗隐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