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唐·白居易
松风谡谡溪潺潺,道人亦有能琴者。
一曲清徽最可听,松风溪水一时清。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作品广泛涉及社会现实、人生哲理、自然风光等多个领域,是唐代文坛的重要代表之一。
译文
松树间风声嗖嗖作响,溪水潺潺流淌,在这清幽的山居中,有一位道人擅长弹琴,他弹奏的一曲清雅之音最为动听,使得松风与溪水仿佛也变得更加清澈纯净。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通过松风、溪水的自然之声与道人弹琴的清雅之音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中“松风谡谡”、“溪潺潺”描绘了自然环境的清幽,“道人亦有能琴者”则引入了人文元素,使得整首诗既有自然之美,又有人文之韵,而“一曲清徽最可听,松风溪水一时清”则进一步强调了琴声与自然之声的和谐共生,使得整个山居环境更加清新脱俗。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居生活的美好画卷,诗人通过自然之声与人文之音的巧妙结合,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诗中“松风”、“溪水”与“琴声”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境美,诗人通过“一曲清徽最可听”的描绘,突出了琴声在整首诗中的核心地位,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感人,诗人还通过“松风溪水一时清”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琴声对自然环境的净化作用,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因仕途不顺而隐居山林,过着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在这段时期,白居易对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山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渴望,在这首诗中,白居易巧妙地运用了自然之声与人文之音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