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流偶到门前合,山色偏来竹裹青。出自哪首诗?

小星45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宋·释绍嵩

溪流偶到门前合,山色偏来竹裹青。

林鸟数声清梦断,半窗明月一庭霜。

作者简介

释绍嵩,南宋时期的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动于南宋中后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描绘山林隐逸生活,其作品多反映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

译文

溪水偶然流到门前汇聚成流,青翠的山色特意穿过竹林映照过来,林中几声鸟鸣打断了我的清梦,醒来只见半窗明月,庭院里铺满了一层白霜。

释义

溪流偶到门前合:形容溪水自然流淌,偶然在门前汇聚成一条小溪。

山色偏来竹裹青:山色透过竹林,显得格外青翠欲滴,仿佛特意为竹林增添了一抹绿色。

林鸟数声清梦断:林中的鸟鸣声打断了诗人的美梦。

半窗明月一庭霜:醒来后,只见半窗明月高悬,庭院里已铺满了一层白霜,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前两句“溪流偶到门前合,山色偏来竹裹青”通过溪水与山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居所周围环境的清幽与和谐,溪水与山色的“偶到”与“偏来”,既体现了自然景致的随机之美,又暗含了诗人对这份宁静生活的珍视与享受,后两句“林鸟数声清梦断,半窗明月一庭霜”则从听觉与视觉两方面进一步渲染了山居生活的清冷与宁静,林鸟的鸣叫与明月的映照,共同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幽远的画面。

创作背景

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长期生活在山林之中,对自然美景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敏锐的洞察力,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某个寂静的夜晚,被林中的鸟鸣声唤醒后,望着窗外的明月与庭院中的白霜,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致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宁静、和谐生活的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的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