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朝代:宋代
作者:释文珦
松间便使无风起,亦有爽气如风来。
山色满庭青入眼,水声终日似鸣雷。
闲居自得逍遥乐,不问人间宠辱惊。
但向此中寻胜境,何须远游觅蓬莱。
作者简介
释文珦,南宋末年至元初的僧人、诗人,他生于乱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山林寺庙中度过,以诗为伴,以禅为友,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林隐逸生活,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释文珦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文人墨客的喜爱。
译文
即便在松树间没有风吹过,也有一股清爽的气息仿佛风一般拂面而来,满庭的山色青翠欲滴,映入眼帘;水声终日轰鸣,如同雷鸣般不绝于耳,我闲居于此,自得逍遥之乐,不问人间的宠辱得失,只需在这山林间寻找胜景,又何必远游去寻找传说中的蓬莱仙境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场景和心境,首句“松间便使无风起,亦有爽气如风来”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山林间空气的清新宜人,即使没有风,也有一股清爽的气息扑面而来,次句“山色满庭青入眼,水声终日似鸣雷”则进一步描绘了山居环境的优美,山色青翠,水声轰鸣,构成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超脱世俗的态度,认为在此间寻找胜景,便足以满足心灵的需求,无需远游。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山林隐逸生活的美好和宁静,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居环境的优美和心境的平和融为一体,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首句以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山林间空气的清新宜人;次句则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山居环境的优美和宁静;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超脱世俗的态度,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创作背景
释文珦生活在南宋末年至元初的动荡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他选择隐居山林,以诗为伴,以禅为友,过着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山居生活中,对自然美景和宁静生活的真实写照,通过描绘山林间的清新空气、青翠山色和轰鸣水声,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通过表达自己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超脱世俗的态度,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无奈和逃避,这首诗不仅是对山居生活的真实描绘,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抒发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