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晓景
唐·韦庄
青阳初动小春华,尽道葱茏晓气佳。
柳色半含烟未吐,梅心犹怯冻全消。
云开日出明如镜,风定波平绿似纱。
好景当前须尽醉,莫教容易负年华。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的动荡时期,作品多反映战乱离愁和个人情感,风格清丽温婉,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韦庄的诗作在唐代诗坛上占有一定地位,其词作更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初春的阳气微微萌动,带来了小小的春意盎然,人们都说这清晨的气息是如此美好,柳树的颜色半掩在烟雾之中,尚未完全展现出嫩绿的姿态,而梅花的心蕊还害怕着冬天的余寒,没有完全解冻,云开日出,天空明亮如镜,风平浪静,水面碧绿如纱,如此美好的景色摆在眼前,应当尽情沉醉其中,不要让这易逝的时光轻易地从指缝间溜走。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清晨的美丽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复苏与生机,诗中“青阳初动”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葱茏晓气佳”则描绘了清晨空气的清新与宜人,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柳色与梅心的描绘,进一步突出了早春的特点,即万物复苏但尚未完全展开的状态,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之情。
赏析
韦庄的这首《春日晓景》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早春时节清晨的美丽与宁静,诗中通过“青阳初动”、“葱茏晓气”等词语,巧妙地捕捉到了春天的气息与节奏,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清新宜人的清晨之中,诗人还通过对柳色、梅心的细腻描绘,进一步突出了早春的特点,展现了自然界的复苏与生机,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之情,寓意深远,引人深思。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的动荡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庄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向往显得尤为强烈,这首《春日晓景》很可能就是诗人在某个清晨,面对初春的景色,心中涌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而创作的,通过描绘早春的美丽景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与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