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好山横回野,不论朝暮带轻烟。全诗是什么?

小星35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行

唐·项斯

只有好山横回野,不论朝暮带轻烟。

岩边树色含风冷,石上泉声带雨眠。

远望白云知异处,近窥芳草识幽泉。

行人莫道无胜景,自爱闲游不羡仙。

作者简介

项斯,唐代晚期诗人,字子迁,江东人(今浙江仙居),项斯自幼清苦好学,才思敏捷,曾筑室于灵溪(今浙江瑞安北),隐居读书三十年,后于唐会昌四年(844年)进士及第,曾任润州(今江苏镇江)丹徒尉,卒于任所,项斯以诗名世,擅长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有《项斯集》传世。

译文

只有那连绵不绝的青山横亘在旷野之中,无论清晨还是傍晚都笼罩着一层轻纱般的薄雾,山岩边的树木因寒风而显得更加青翠,岩石上的泉水声伴随着细雨仿佛在低吟浅唱,远远望去,白云缭绕之处便知是别样的风景,近看脚下的芳草,又能辨识出隐秘的清泉,过往的行人不要说这里没有绝美的景致,我偏爱这悠闲自在的游历,甚至不羡慕那神仙般的生活。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行时所见到的自然美景,通过对山、树、泉、云、草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山间的宁静与和谐,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赏析

项斯的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行图,首联“只有好山横回野,不论朝暮带轻烟”直接点题,突出了山的连绵与云雾缭绕的特点,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美感,颔联通过“岩边树色含风冷,石上泉声带雨眠”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自然景象,树色因风冷而更加青翠,泉声在雨中更显清脆,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立体,颈联“远望白云知异处,近窥芳草识幽泉”则通过远望与近观的对比,展现了山间的层次感和丰富性,尾联“行人莫道无胜景,自爱闲游不羡仙”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项斯在隐居读书期间,一次山行时的所见所感,项斯一生清苦好学,隐居山林,对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在这首诗中,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晚期文人追求自然、向往自由的生活态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