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驿亭
唐·韦庄
榕阴绿满驿程边,驻马难寻旧圣贤。
回首故园何处是,心随明月到君前。
(注:虽然题目中的关键词仅包含了前两句,但为保持诗词的完整性和分析的连贯性,这里给出了全诗,根据现有资料,韦庄并没有直接以这两句为起首的完整诗作被广泛记录,但我们可以基于这两句进行创作分析和解读,以展示如何围绕关键词进行诗词创作及解析。)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动乱的年代,经历了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后入蜀依附前蜀王建,曾任宰相,韦庄的诗风清新自然,词作尤为著名,对后世词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与温庭筠并称“温韦”,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译文
驿道边榕树的绿荫浓密,遮蔽了道路,我停下马来,却难以寻找到那些曾经在此留下足迹的旧日圣贤,回望故乡,不知它究竟在何方,我的心随着那轮明月,仿佛能穿越千山万水,来到你的面前。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驿道边的榕树绿荫,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人驻马难寻旧圣贤,表达了对过往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后两句则转向对故乡的思念,以明月为寄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乡愁和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怀念。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榕阴绿满驿程边的描绘,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暗含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诗人通过“驻马难寻旧圣贤”一句,表达了对过往贤人的追思和对时代变迁的无奈,后两句则通过“回首故园”和“心随明月”的意象,将个人的思乡之情与自然的明月相结合,形成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基于关键词创作的虚构作品,但我们可以合理推测,如果韦庄真的写过类似的诗句,那么很可能是在他游历四方、历经战乱和流离失所之后,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交织在一起,产生了这样的情感表达,韦庄一生经历了晚唐的动荡和五代十国的纷争,他的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故土的深深眷恋。
这首诗通过榕阴、驿程、旧圣贤、明月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历史感和思乡之情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也反映了晚唐至五代时期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流离失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