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流缓去几回曲,树色幽分无数家。的释义

小星25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朝代:清代

作者:黄遵宪

溪流缓去几回曲,树色幽分无数家。

门巷寂寥人迹少,墙阴藤蔓野花爬。

山深日午鸡啼静,林密风微鸟语哗。

此地风光堪小住,何须更问武陵花。

作者简介

黄遵宪(1848年-1905年),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人,晚清著名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早年曾赴日本留学,后参与维新变法运动,曾任驻日、英、美等国使馆参赞、总领事等职,黄遵宪的诗作风格独特,多描写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反映时代变迁,被誉为“诗界革命”的领袖之一。

译文

溪流缓缓地流淌,几经曲折;树木的绿荫幽深,分隔出无数的人家,门巷之间寂寥无人,墙角的藤蔓缠绕着野花攀爬,深山之中,日已正午,鸡啼声显得格外宁静;密林深处,微风轻拂,鸟鸣声此起彼伏,此地的风光如此宜人,足以让人小住片刻,又何必再去追寻那传说中的武陵仙境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首联“溪流缓去几回曲,树色幽分无数家”以溪流和树木为背景,展现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与和谐,颔联“门巷寂寥人迹少,墙阴藤蔓野花爬”进一步描绘了山居的静谧与自然的生机,颈联“山深日午鸡啼静,林密风微鸟语哗”通过对比和烘托,突出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自然的喧嚣,尾联“此地风光堪小住,何须更问武陵花”则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满足与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诗中通过描绘溪流、树木、门巷、藤蔓、野花、鸡啼、鸟语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和谐、宁静、充满生机的山居世界,诗人以“几回曲”形容溪流的曲折,以“无数家”形容树色分隔出的人家,既表现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与和谐,又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与深刻感悟,诗人通过对比和烘托的手法,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自然的喧嚣相结合,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黄遵宪在山居期间所作,当时,他因政治原因被贬谪至偏远地区,过着相对闲适的山居生活,在这段时期,他深入接触自然,感受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从而创作出了这首充满诗情画意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山居生活的满足与珍惜,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逃避与反思,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