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前事迹古来多,风雨尘埃竟若何。全诗是什么?

小编105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行杂感

朝代:清代

作者:袁枚

山前事迹古来多,风雨尘埃竟若何。

野老闲谈兴废事,夕阳衰草伴蹉跎。

作者简介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袁枚倡导“性灵说”,主张诗文创作抒发真情,个性鲜明,反对摹拟古人和伪古典主义,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嘉三大家”,又与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文笔与大学士纪昀齐名,时称“南袁北纪”,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及《补遗》,《随园食单》、《子不语》、《续子不语》等作品传世。

译文

山前发生的往事自古以来就有很多,经历了风风雨雨和尘埃的洗礼,最终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乡间的老人闲暇时谈论着这些兴衰更替的故事,而夕阳下的枯草则伴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显得更加萧瑟。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前的往事和风雨尘埃的洗礼,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兴衰更替的感慨,首句“山前事迹古来多”点明了主题,即山前发生的往事很多;次句“风雨尘埃竟若何”则是对这些往事的追问,表达了诗人对这些往事最终结果的关注;后两句则通过乡野老人的闲谈和夕阳下的枯草,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兴衰更替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慨,首句“山前事迹古来多”直接点题,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风雨尘埃竟若何”则通过反问的方式,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后两句则通过具体的意象,如乡野老人的闲谈、夕阳下的枯草等,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质朴,富有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袁枚在山间行走时,有感于山前的往事和兴衰更替而创作的,袁枚一生热爱自然,喜欢游历山水,他在游历过程中,常常会对所见所感进行思考和感悟,并将其融入诗歌创作中,这首诗正是他在山间行走时,对山前的往事和兴衰更替进行深刻思考后而创作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袁枚对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和对生命的珍视。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