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尽橐金君计决,月明长笛起渔舟。全诗是什么?

小星25个月前

这首古诗出自唐代诗人韦庄的《宿泊孟津寄三堂友人》,全诗原文如下:

宿泊孟津寄三堂友人

唐·韦庄

解尽橐金君计决,月明长笛起渔舟。

风前野树孤云散,水外空山万籁幽。

自笑疏愚犹草泽,久思亲友住沙洲。

梦魂纵有归乡路,夜夜襄江促泪流。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的动荡时期,作品多反映战乱离愁和个人遭遇,情感深沉,风格独特,韦庄的诗风清丽,词则婉约动人,对后世影响深远,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耗尽囊中黄金你已决定远行,月光下渔舟上传来悠长的笛声,风前野树摇曳,孤云飘散,水边的空山万籁俱寂,一片幽静,我自嘲自己疏狂愚钝,仍身处草野之中,长久以来思念着亲友,渴望能住在沙洲之上,即便梦中能寻得归乡之路,每到夜晚,思念襄江(此处可能代指家乡附近的江河)的泪水仍会不断流淌。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及自己身处异乡、漂泊无定的感慨,首句“解尽橐金君计决”描绘了友人因经济拮据而决定远行的情景;次句“月明长笛起渔舟”以月夜渔舟的笛声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后两联则转而抒发诗人自身的感受,既有对自己现状的自嘲,也有对亲友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归乡无望的无奈与悲伤。

赏析

韦庄此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友人远行、月夜渔舟等场景,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进而引出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和对亲友的深切思念,诗中“风前野树孤云散,水外空山万籁幽”两句,以自然景象寓情于景,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之美,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深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的动荡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诗人自身也经历了多次流离失所,对家乡和亲友的思念之情尤为深切,此诗可能是在韦庄漂泊异乡、思念亲友时所作,通过描绘友人远行、月夜渔舟等场景,寄托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亲友的无限思念,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无奈与感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