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重楼阁倚江干,岸草汀烟远近间。的释义

梦梦25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江楼夕望招客

唐·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注:虽然您提供的关键词“重重楼阁倚江干,岸草汀烟远近间”并未直接出现在此诗中,但根据古典诗词的常见情况,有时关键词可能是对诗句意境的概括或化用,在此,我提供的是与“楼阁倚江”意境相近的白居易诗作,并做详细解析,若确实存在直接包含该关键词的古诗,可能需进一步检索。)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译文

向东遥望海天一色,傍晚时分景色茫茫;山势连绵不断,地势平坦而又宽阔绵长,四周是万家灯火,一道银河倒影在水中央,晴天时,风吹古树,瑟瑟作响,好像是在下雨;夏夜里,月光照在平整的沙地上,犹如秋霜,能否到江楼来消消暑气?比起您的茅屋,这里的确要更加清凉。

释义

此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在东望海天时所见到的壮阔景象,以及随后对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最后以邀请友人共赏江楼夜景作结,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以情作结,景中有情,情由景生,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勾勒出一幅宏大的自然背景;颔联写万家灯火与银河倒影交相辉映,展现了城市的繁华与自然的宁静和谐共存;颈联通过“晴天雨”和“夏夜霜”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风吹古木和月照平沙的景象,富有想象力和艺术感染力;尾联则以邀请友人消暑作结,既体现了诗人的热情好客,又增添了诗歌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作于白居易晚年退居洛阳之时,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晚年更是经历了多次贬谪和升迁,最终选择退隐洛阳,过上了相对闲适的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更加珍视与友人的交往,也更加热爱自然,善于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和慰藉,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创作而成的,既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