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舟拂晓步平沙,晚泊云根第一家。全诗是什么?

风云35个月前

诗词原文

晓行泊舟

朝代:清代

作者:查慎行

维舟拂晓步平沙,晚泊云根第一家。

半树佛桑迎客棹,一江烟雨送人家。

作者简介

查慎行(1650年-1727年),原名嗣琏,字夏重,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晚年又号初白庵主、查田,浙江海宁人,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等职,查慎行学识渊博,诗才横溢,是清初“浙西六家”之一,也是“清初六大家”之一,与朱彝尊、胡渭齐名,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拂晓时分,我停船上岸,在平坦的沙地上漫步;傍晚时分,我将船停泊在云雾缭绕的山脚,那里是第一家客栈,半树盛开的佛桑花仿佛在迎接客人的船桨,一江烟雨又仿佛在送别归家的人们。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拂晓和傍晚两个时段的行旅经历,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美景和人文风情,首句“维舟拂晓步平沙”描绘了诗人拂晓时分停船上岸、漫步沙地的情景;次句“晚泊云根第一家”则点明了傍晚时分停泊在云雾缭绕的山脚客栈的情景,后两句“半树佛桑迎客棹,一江烟雨送人家”则通过佛桑花和烟雨两个意象,进一步渲染了旅途中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情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行旅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拂晓和傍晚两个时段的自然美景和人文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句“维舟拂晓步平沙”中的“拂晓”和“步平沙”两个意象,既点明了时间,又描绘了诗人漫步沙地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次句“晚泊云根第一家”中的“晚泊”和“云根第一家”两个意象,则点明了傍晚时分停泊在客栈的情景,云根”一词也赋予了客栈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气息,后两句“半树佛桑迎客棹,一江烟雨送人家”则通过佛桑花和烟雨两个意象,进一步渲染了旅途中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情感,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查慎行在旅途中所作,他一生游历广泛,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对自然美景和人文风情有着深刻的感悟和独到的见解,这首诗正是他在旅途中对所见所感的真实写照,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旅途中的自然美景和人文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旅途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