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观相士
宋·刘克庄
分明奇骨直贯顶,洪钟想见声扬扬。
休夸此士能相我,自愧吾人不似郎。
鹤貌何须问贵贱,龟龄聊得伴君王。
他年若遂归田计,乞取青山傍故乡。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克庄(1187年—1269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他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成就颇高,是南宋后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与陆游、杨万里等人齐名,刘克庄的诗风多变,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细腻温婉之作,其作品在南宋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译文
这位相士的头顶分明有奇异的骨骼直贯而上,仿佛能想象到他声音洪亮如钟,响彻云霄,不要夸耀这位相士能为我相面,我反而自愧不如他那样有福相,鹤的相貌哪里需要问它是富贵还是贫贱,龟的长寿足以让我陪伴君王,将来如果我能实现归隐田园的计划,就请求在青山旁安度晚年,回到我的故乡。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位相士的外貌特征,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看法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中“分明奇骨直贯顶,洪钟想见声扬扬”描绘了相士的奇特相貌和洪亮的声音,暗示其不凡的命运,但诗人随后笔锋一转,表示自愧不如相士,并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相士为题,却不仅仅停留在对相士的描绘上,而是借相士之口,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命运和归隐的思考,诗中“休夸此士能相我,自愧吾人不似郎”一句,既是对相士的谦逊回应,也是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深刻反思,而“鹤貌何须问贵贱,龟龄聊得伴君王”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长寿和陪伴君王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情怀,最后两句“他年若遂归田计,乞取青山傍故乡”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渴望和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刘克庄的仕途经历有关,刘克庄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对官场和仕途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受,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写一位相士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命运的看法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长寿和陪伴君王的向往,这可能与刘克庄在仕途中的经历和感受有关,在仕途不顺的情况下,他更加渴望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