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以下是按照要求生成的诗词原文及相关解析:
诗词原文:
《长恨歌》
唐·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
南都阿监避兵火,帝后图像虔收藏。
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
……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诗歌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南都(洛阳)的太监为了躲避战乱,将皇帝和皇后的画像虔诚地收藏起来。
释义:
“南都阿监避兵火”指的是洛阳(南都)的太监在战乱时期为了躲避战火;“帝后图像虔收藏”则是指他们虔诚地将皇帝和皇后的画像收藏起来,以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物不受战火破坏。
赏析:
这句诗通过描述太监在战乱中保护皇帝和皇后画像的行为,展现了他们对皇室的忠诚和对文物的珍视,这句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战乱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白居易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这一历史事件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悲欢离合。
创作背景:
《长恨歌》是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通过叙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展现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唐朝的安史之乱密切相关,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它导致了唐朝的衰落和藩镇割据的局面,白居易在诗中通过描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以及战乱给人们带来的苦难,表达了对唐朝由盛转衰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人性的关怀。
是对白居易《长恨歌》中“南都阿监避兵火,帝后图像虔收藏”这句诗的详细解析,包括诗词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和创作背景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