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霸未闻重奉诏,李膺何日更同舟。下一句是什么?

小编25个月前

诗词原文

怀古

唐·刘沧

黄霸未闻重奉诏,李膺何日更同舟。

秋风飒飒雨潇潇,落叶纷飞满地愁。

故国山河千里远,异乡人事几多遥。

相思不尽凭阑意,月照前川独倚楼。

作者简介

刘沧,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蕴灵,鲁人(今山东一带),他的诗作多抒发怀古伤今之情,风格苍劲悲凉,意境深远,刘沧虽不如李白、杜甫等唐代大家那样声名显赫,但其作品在唐代诗坛上仍占有一席之地,尤其擅长通过历史典故和自然景象来表达个人情感与对时代的感慨。

译文

黄霸还未听说再次被朝廷征召,李膺不知何时能再次与我同舟共济,秋风呼啸,细雨绵绵,落叶漫天飞舞,铺满了地面,满是愁绪,故乡的山河远在千里之外,而异乡的人事又如此陌生遥远,满腔的相思之情难以言表,只能独自倚靠在栏杆旁,望着月光照耀下的河流,心中无限感慨。

释义

本诗通过引用历史人物黄霸(西汉名臣,以治民有方著称)和李膺(东汉名士,以正直敢言闻名)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能得志、难以相聚的遗憾与思念,借助秋风、细雨、落叶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故土和友人的怀念之情。

赏析

本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首联以历史人物起兴,既表达了对友人命运的关切,也暗含了对自身境遇的感慨,颔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将诗人的愁绪具象化,使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孤独,颈联则通过对比故乡与异乡的差异,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尾联以“相思不尽凭阑意,月照前川独倚楼”作结,既点明了诗人的孤独与思念,又以一种超脱的意境,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刘沧在异乡漂泊、仕途不顺时所作,诗人通过怀古伤今的手法,借历史人物之口,抒发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现实的不满,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感染力,在唐代晚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往往面临着仕途坎坷、人生无常的困境,刘沧的这首诗正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反映了当时文人的普遍心态和情感诉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