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上潮声歇,江边杨柳谁攀折。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35个月前

诗词原文

钱塘江畔

唐·罗隐

钱塘江上潮声歇,江边杨柳谁攀折。

春风不解离人意,犹自吹绵入客船。

作者及朝代

作者:罗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罗隐,字昭谏,晚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诗人,他生活在晚唐乱世,一生郁郁不得志,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第,但其才华横溢,诗文俱佳,尤其擅长讽刺诗和咏史诗,对当时的社会现象有着深刻的洞察和批判,罗隐的作品风格独特,语言犀利,思想深刻,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钱塘江上的潮水已经停歇,江边的杨柳枝条不知被谁轻轻攀折,春风似乎并不理解离人的心意,依旧自顾自地将柳絮吹入行客的船舱。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钱塘江畔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景象,首句“钱塘江上潮声歇”点明了时间和地点,同时也暗示了潮水退去后的宁静;次句“江边杨柳谁攀折”则通过杨柳被攀折的细节,引出离别的主题;后两句“春风不解离人意,犹自吹绵入客船”则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哀愁,春风不解风情,依旧吹拂,将柳絮吹入行客的船舱,更添一份离愁别绪。

赏析

这首诗以钱塘江畔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时的哀愁与无奈,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潮水、杨柳、春风)来烘托离别的氛围,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诗人也通过“春风不解离人意”的拟人手法,表达了对离别之苦的深刻感受,以及对春风不解人情的无奈与叹息,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罗隐的个人经历有关,罗隐一生仕途不顺,多次科举不第,这使得他对人生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钱塘江畔的离别景象可能触动了他的内心情感,从而创作出了这首充满哀愁与无奈的抒情诗,这首诗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的动荡与不安,以及人们在乱世中的无奈与挣扎。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