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千载有遗灵,盘石刀痕尚未平。下一句是什么?

小编15个月前

诗词原文

武侯庙

唐·李商隐

遗庙近西偏,肃然起暮烟。

武侯千载有遗灵,盘石刀痕尚未平。

松柏森森长蔽日,溪流汩汩自通川。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作者及朝代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生活在公元813年至858年,他擅长诗歌创作,尤其以爱情诗和无题诗著称,但其作品往往寓意深远,难以捉摸,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李商隐的诗风独特,构思新奇,情感真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者简介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早年曾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和培养,但仕途并不顺利,一生郁郁不得志,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表现出对人生、爱情、历史的深刻思考。

译文

武侯庙靠近西边,傍晚时分,烟雾缭绕,显得庄重肃穆。

诸葛亮千载之后仍有神灵留存,庙前盘石上的刀痕还未磨平。

松柏茂密,遮天蔽日,溪流潺潺,通向远方。

他三分天下,运筹帷幄,万古云霄中,他如一只羽翼丰满的鸟儿。

他的才能与伊尹、吕尚不相上下,指挥若定,连萧何、曹参也显得逊色。

然而汉朝的气运已经转移,终究难以复兴,他决心以身殉国,军务繁忙,最终劳累而死。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武侯庙的景象,表达了对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敬仰和怀念,诗中通过“千载有遗灵”、“盘石刀痕尚未平”等句,暗示了诸葛亮的精神永存,其事迹和功绩被后人铭记,通过描绘武侯庙周围的自然环境,烘托出一种庄重、肃穆的氛围,进一步突出了诸葛亮的伟大形象。

赏析

这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有序,语言凝练生动,情感真挚深沉,诗人通过对武侯庙的描绘,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和怀念之情,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突出了诸葛亮的伟大形象和卓越才能,诗中“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等句,更是将诸葛亮的智慧和功绩推向了极致,使其成为了后世敬仰的楷模。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李商隐游历四川时,他参观了武侯庙,被诸葛亮的事迹所感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诗人通过赞美诸葛亮,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他也通过诸葛亮的形象,寄托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和期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