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欧阳修的《诉衷情·眉意》,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诗词原文:
诉衷情·眉意
宋 欧阳修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注:虽然关键词“误语成疑意已伤,春山低斂翠眉长”并不完全对应此诗原文的任何一句,但根据关键词的意境和“眉意”的主题,可以推测提问者可能是想寻找与“眉”及“伤情”相关的欧阳修诗词,而《诉衷情·眉意》恰好符合这一主题,尽管直接引用不完全匹配,但以下分析将基于此诗进行。)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文以韩愈为宗,大力反对浮靡的时文,以文章负一代盛名,名列“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章四大家”中,他亦擅长诗词,其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
译文:
清晨卷起结着暮冬寒霜的丝织帘幕,呵着手试画梅花妆,都因为内心自有离愁别恨,所以把双眉画得像远山一样修长。
回忆往昔的种种美好,可惜芳年华月都已流逝,这怎么能不让人黯然神伤呢?想要唱歌却先收起微笑,想要微笑却又皱眉,这真是最令人断肠的事情了。
(注:由于直接引用的关键词与原文不完全匹配,译文部分未直接涉及“误语成疑意已伤,春山低斂翠眉长”的具体内容,但整体意境与关键词相符。)
释义:
此词以清晨女子梳妆为引子,描写其因离别而生的愁绪,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流逝岁月的惋惜,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
赏析:
此词以“眉意”为题,通过描绘女子的眉妆,巧妙地传达了她的离愁别恨,上片写清晨起床梳妆的情景,通过“轻霜”、“梅妆”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美丽的氛围,下片则转入对往昔的回忆和对流逝岁月的感慨,通过“思往事”、“惜流芳”等词句,表达了女子内心的深深忧伤,全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中流露出的情感来看,很可能是欧阳修在仕途不顺或离别之际,有感而发之作,他通过描写女子的离愁别恨,寄托了自己对人生无常、岁月易逝的感慨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