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即事
唐·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沃顶几思金掌露,涤烦谁借玉壶冰。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王维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柴门前寂寞冷清车马不到,空林中我独自面对着夕阳残照。
孤鹤在巢边安静悠闲地睡眠,柴门寂静访客很少。
绿竹生长含粉,红莲凋谢结子。
我头顶热汗淋漓,多么想能把手伸到汉武帝时的金人掌上的露水中去凉快一下啊;心情烦闷,想找人聊天喝酒,却无人来,只能借酒浇愁,就像当年阮孚拿着酒壶化去心中的烦闷一样。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闲适生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沃顶几思金掌露,涤烦谁借玉壶冰”两句,借用了汉武帝时金人掌露和阮孚以酒壶化愁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清凉与解脱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白描的手法写隐居之乐,写得很有生活气息,前四句写傍晚柴扉寂寂,空林无人,只有孤鹤在巢边安眠,显得山林寂静清幽,后四句写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竹莲均给人以清新之感,而“沃顶几思金掌露,涤烦谁借玉壶冰”两句,则通过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清凉与解脱的渴望,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
创作背景
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不小,但他仕途坎坷,四十多岁就辞官隐居蓝田辋川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这首诗就是他在隐居期间所作,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宁静与闲适,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有对清凉与解脱的渴望,又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