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送郑侍御谪闽中
唐·韦应物
谪去君无恨,闽中我旧游。
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愁。
明月生海上,苍云起岭头。
粉署为郎鬓雪侵,酒酣风驶惜分襟。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宾客、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等职,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隐逸之思见长,风格清新淡远,后人将他与王维、孟浩然并称为“王孟韦柳”。
作者简介
韦应物是唐代中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歌深受陶渊明影响,追求自然淡泊的境界,在政治上,他虽出身显赫,但仕途并不顺畅,多次遭贬谪,这些经历也深刻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韦应物的诗作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之美。
译文
你被贬谪到闽中请不要怨恨,那里是我曾经游历过的地方。
秋天里大雁本就稀少,夜晚更是只有猿猴的哀愁声相伴。
明月从海上升起,苍云在岭头翻涌。
在粉署任职时我的鬓发已被白雪般的霜华侵蚀,酒意正酣,风势迅疾,我们即将分别,真是依依不舍。
释义
这首诗是韦应物送别友人郑侍御被贬往闽中时所写,诗中表达了对友人被贬的同情与安慰,同时回忆了自己在闽中的旧游经历,以自然景象(秋雁、夜猿、明月、苍云)烘托出离别的哀愁与不舍,特别是“粉署为郎鬓雪侵,酒酣风驶惜分襟”两句,既体现了诗人自身的衰老之感,又表达了对即将与友人分别的深深惋惜。
赏析
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寓情于景,将离别的哀愁与对友人的关切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首联“谪去君无恨,闽中我旧游”以平和的语气开篇,既是对友人的安慰,也是对自己过往经历的回忆,颔联和颈联通过秋雁、夜猿、明月、苍云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哀愁,尾联则直接抒发情感,以“鬓雪侵”和“惜分襟”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的不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韦应物仕途不顺,多次遭贬谪的时期,当时,他的友人郑侍御也被贬往闽中,韦应物在送别之际,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诗中既表达了对友人被贬的同情与安慰,也反映了诗人自己仕途坎坷、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应物深厚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