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阁岸斜。
高鸟可能追夕照,绿杨空自拂微波。
谁人得似渔家傲,终日垂纶长自嘉。
作者及朝代: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宋祁之手,题为《江上闻笛》。
作者简介
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京,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官员,他学识渊博,文章典雅,与兄长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曾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参与编纂《新唐书》,其诗词亦颇有造诣,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译文
江边的落日映照在平坦的沙滩上,潮水退去后,渔船倾斜地停靠在岸边,高飞的鸟儿或许能追逐那西下的夕阳,而绿柳却只能徒劳地轻拂着微波荡漾的水面,有谁的生活能像渔家那样自在逍遥,整天垂钓,悠然自得,满心欢喜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傍晚的宁静景象,通过对比高鸟追夕照的自由与绿杨拂微波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渔家生活的向往和羡慕,高鸟象征着自由与追求,而绿杨则象征着被束缚或无法实现的愿望,两者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渔家生活的自在与惬意。
赏析
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束缚的无奈,前两句“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阁岸斜”描绘了江边傍晚的宁静美景,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后两句“高鸟可能追夕照,绿杨空自拂微波”通过对比手法,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最后两句“谁人得似渔家傲,终日垂纶长自嘉”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渔家生活的羡慕和赞美。
创作背景
宋祁在仕途上虽有所成就,但也可能感受到官场的复杂与束缚,这首诗可能是在他仕途不顺或心情烦闷时所作,通过描绘渔家的自在生活,寄托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无奈,以及对简单、纯朴生活的渴望。
《江上闻笛》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束缚的无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