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古诗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全诗原文如下: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唐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尽欲,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金庭霞标云半中,岩扉涧户凌太空。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年-740年),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孟浩然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王孟”,虽有不及王维科第之盛,而独善其身,修然自得,尚能怡情肆志,孟诗不事雕饰,伫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俭枯瘠,其诗的意境,常以一种自然浑成的美而取胜,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有《孟浩然集》。
译文
夕阳已经落下西边的山岭,千山万壑忽然昏暗静寂,月照松林是夜间的凉意,风声泉声共鸣分外清晰,山中砍柴人已经全都归家,烟霭中鸟儿刚归巢安息,丁大今晚约定前来住宿,我独自抚琴站在萝蔓路径,岩扉松径寂寥又幽长,只有我这幽居之人才会独自往来,金色的庭院如同云霞般高耸在半空中,岩石的门户和山涧的门户仿佛凌驾于太空之上。
释义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诗人夜宿山房,等待友人丁大不至的情景,诗中通过描写夕阳、群壑、松月、风泉、樵人、烟鸟等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清幽寂静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盼和内心的孤寂之情。“金庭霞标云半中,岩扉涧户凌太空”两句,更是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房所处环境的高远和壮丽。
赏析
这首诗以景写情,情景交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诗中“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两句,以夕阳的落下和群壑的昏暗,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来临,为全诗定下了清幽寂静的基调,接下来的“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两句,则通过松月、夜凉、风泉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和清凉,而“金庭霞标云半中,岩扉涧户凌太空”两句,则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山房所处环境的高远和壮丽,使全诗在清幽寂静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一份超凡脱俗的意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孟浩然在隐居期间,等待友人丁大前来山房共宿时所作,孟浩然一生未入仕途,而是以山水田园为伴,过着隐居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隐居期间,对友人丁大的期盼和内心孤寂之情的真实写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孟浩然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能体会到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