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天河
唐·张祜
云汉迢迢水脉通,
暗将心事付沙虫。
不知一夜支机石,
却属乘槎上汉人。
作者及朝代
张祜,唐代诗人,约生于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卒于唐懿宗咸通年间(860-874),字承吉,清河(今属河北)人,早年寓居姑苏(今江苏苏州),后至长安,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江南等地,隐居以终,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宫词尤负盛名。
作者简介
张祜以宫词著称,其诗作风格独特,构思精巧,语言优美,情感细腻,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唐代宫廷生活的繁华与哀愁,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爱情、历史的深刻思考,张祜的诗歌在当时就广受赞誉,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银河迢迢,水脉相通,
我暗暗地将心事托付给了水中的沙虫。
不知道那一夜用来支撑织女的支机石,
却属于那位乘着木筏上天的汉人。
释义
这首诗以天河为背景,通过描绘银河的广阔与神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绪,首句“云汉迢迢水脉通”描绘了银河的壮丽景象,次句“暗将心事付沙虫”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将心事寄托于无知的沙虫,后两句“不知一夜支机石,却属乘槎上汉人”则借用了牛郎织女的传说和汉代张骞乘槎上天的故事,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银河为题材,融合了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构思新颖,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绘银河的壮丽与神秘,以及牛郎织女、张骞乘槎等传说故事,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爱情、历史的深刻思考,诗中“云汉迢迢水脉通”一句,既描绘了银河的广阔与壮丽,又暗示了人生道路的曲折与漫长;“暗将心事付沙虫”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后两句则通过借用传说故事,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使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张祜一生仕途不顺,多次被排挤和冷落,这使他深感人生的无常与无奈,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银河的壮丽与神秘,以及借用牛郎织女、张骞乘槎等传说故事,表达了自己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张祜的这首《天河》以其独特的构思、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唐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