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不封诸子
唐·罗隐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遭际二三子,功名皆在身。
不将寸土封诸子,刘项由来是匹夫。
作者及朝代
作者:罗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他生活在晚唐五代时期,一生怀才不遇,屡试不第,晚年依附吴越王钱镠,任钱塘令、著作郎等,罗隐的诗作风格独特,讽刺辛辣,语言直白,多抒发个人抱负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译文
运气差时金子也会变成铁,时来运转时铁也会变成金,读书需要用心,一个字的价值胜过千金,遇到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都能功成名就,不将土地分封给子孙后代,刘邦和项羽原本也只是普通人。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表达了作者对命运、读书、友情和功名的看法,前两句强调了命运的无常和读书的重要性;中间两句则通过“遭际二三子”的叙述,展现了友情和共同奋斗的力量;最后两句则是对历史人物的评论,指出即使像刘邦和项羽这样的英雄,如果不努力,也只会是普通人。
赏析
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首联以“金”和“铁”的对比,生动地描绘了命运的变幻莫测;颔联则强调了读书的价值,鼓励人们用心学习;颈联通过“遭际二三子”的叙述,展现了友情和共同奋斗的力量,强调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尾联则是对历史人物的评论,既是对刘邦和项羽的肯定,也是对普通人通过努力可以成就一番事业的鼓励,整首诗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未来的憧憬。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罗隐的个人经历有关,他一生怀才不遇,屡试不第,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深感不满,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命运、读书、友情和功名的看法,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憧憬,通过这首诗,罗隐既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也向读者传递了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