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觉副车惊博浪,更携连弩望蓬壶。的解释

风云45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蓬莱阁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云涛烟浪接天涯,

已觉副车惊博浪。

更携连弩望蓬壶,

欲访群仙同遨游。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擅长律诗和绝句,尤其以爱情诗和无题诗著称,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也常含有深邃的意境和哲理思考。

译文

云涛翻滚,烟浪滔滔,一直连接到天边;

已经感觉到副车(指随从车辆)在博浪沙(地名,此处象征艰难险阻)的惊险。

再带上连弩(一种连发的弓箭),眺望蓬莱仙岛;

想要拜访群仙,与他们一同遨游仙境。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蓬莱阁时的所见所感,首句通过“云涛烟浪”描绘出蓬莱阁周围环境的壮丽与神秘;次句以“副车惊博浪”象征旅途中的艰难险阻,但诗人并未退缩;第三句“更携连弩望蓬壶”则表现出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决心;末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想要与群仙同游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蓬莱阁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中“云涛烟浪”等意象的运用,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神秘和浪漫的气息。“已觉副车惊博浪”一句,也体现了诗人在追求理想过程中的坚韧和勇气,而“更携连弩望蓬壶”和“欲访群仙同遨游”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佳作。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为李商隐在游览蓬莱阁时所作,蓬莱阁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仙境之一,一直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和创作,李商隐在游览过程中,被蓬莱阁的壮丽景色和神秘氛围所深深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作,诗中不仅描绘了蓬莱阁的美景,还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