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包含关键词“银屏欲去连珠迸,金屋初来玉筋横”的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陈后宫(天宝末,有诏征召山人陈陶……)》,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陈后宫
茂苑城如画,阊门夜正长。
金河秋半转,玉漏夜初央。
银屏欲去连珠迸,金屋初来玉筋横。
云鬓轻梳蝉翼鬓,花颜淡扫蛾眉长。
绣幄鸳鸯柱,香闺凤凰床。
琼筵宝幄连枝锦,灯烛荧荧照孤影。
一从鸾凤分飞后,几见梧桐落叶黄。
宫门闭兮悄无人,秋草长兮碧云昏。
作者及朝代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译文
(部分译文,重点翻译关键词句)
茂苑(华丽的宫殿)如同画卷般美丽,阊门(宫门)的夜晚显得格外漫长,金河(银河)在秋夜中缓缓流转,玉漏(宫中的计时器)刚刚指向夜半时分,银屏(精美的屏风)即将收起时,如同连珠般的声音迸发出来;金屋(华丽的宫殿)中,初来的美人泪水横流,玉筋(泪滴)点点。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陈后宫中夜晚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宫中生活的孤寂与哀愁。“银屏欲去连珠迸,金屋初来玉筋横”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宫中女子在离别与初来时的情感变化,银屏收起时的声响与金屋中美人泪水横流的情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宫中生活的复杂与哀婉。
赏析
李商隐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陈后宫中夜晚的孤寂与哀愁,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将宫中生活的复杂与哀婉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银屏欲去连珠迸,金屋初来玉筋横”两句,不仅描绘了宫中女子在离别与初来时的情感变化,还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宫中生活的无常与哀婉,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商隐对晚唐时期宫廷生活的观察和感悟有关,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宫廷生活也充满了变数,李商隐通过这首诗,以陈后宫为背景,描绘了宫中生活的孤寂与哀愁,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宫廷生活的同情与哀婉,这首诗也反映了李商隐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