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是金鸡亲便坐,更抛珠被掩方床。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5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宫词

唐·花蕊夫人

月映东窗似晓光,

枉是金鸡亲便坐,

更抛珠被掩方床。

作者及朝代

花蕊夫人,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君主孟昶的费贵妃,青城(今四川都江堰)人,也号花蕊夫人,生于五代十国后蜀,幼能文,尤长于宫词,得幸于蜀主孟昶,赐号花蕊夫人,其宫词描写的生活场景极为丰富,用语以浓艳为主,但也偶有清新朴实之作。

作者简介

花蕊夫人是五代十国时期著名的才女,不仅容貌美丽,而且才情出众,尤其擅长宫词创作,她的作品多以宫廷生活为背景,细腻描绘了后宫的繁华与哀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宫廷女性的内心世界,花蕊夫人的宫词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宫词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月光映照在东窗上,仿佛天已破晓,

金鸡报晓本是寻常事,我却枉自坐在这里等待,

更将珍珠缀成的被子抛在一旁,独自掩上那方正的床榻。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月光、金鸡报晓、珠被和方床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月光映窗,本应是清晨时分,但诗人却并未起身,而是枉自坐在那里,暗示着内心的空虚与等待,金鸡报晓本是宫廷中的日常景象,但诗人却用“枉是”二字,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厌倦和无奈,诗人将珍珠缀成的被子抛在一旁,独自掩上床榻,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孤寂与失落。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廷生活的一个片段,通过月光、金鸡、珠被和方床等意象,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诗中“枉是”二字用得极为巧妙,既表达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厌倦,又暗示了诗人对自由与幸福的渴望,诗人通过抛珠被、掩方床的动作,进一步强化了内心的孤寂与失落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花蕊夫人生活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这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虽然身为后宫佳丽,享受着荣华富贵,但花蕊夫人内心却充满了对自由与幸福的渴望,这首诗可能是在某个寂静的夜晚,诗人独自坐在窗前,望着月光映照的东窗,心中涌起无尽的思绪和感慨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无奈,表达了对宫廷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与幸福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宫廷女性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