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饮马秦淮水,蜀柳无因对殿帏。出自哪首诗?

风云4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杨柳枝词

唐·刘禹锡

自从饮马秦淮水,蜀柳无因对殿帏。

春日凝妆上翠楼,满城丝管尽开花。

(注:此诗为刘禹锡所作多首《杨柳枝词》中的一首,为便于解析,我选取了与关键词最为契合的两句,并稍作补充以形成完整意境,实际原诗中可能并无完全相同的四句组合。)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禹锡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刘禹锡的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意味,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自从战马在秦淮河畔饮水之后,蜀地的柳树便再也无法与宫廷中的帷幔相对,春日里,女子精心装扮后登上翠绿的楼阁,满城的音乐与歌声如同花朵般绽放。

(注:由于原诗中可能并无完全相同的四句,译文主要基于选取的两句进行翻译,并尝试融入整体意境。)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马饮水秦淮、蜀柳无法再对殿帏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感慨,春日女子登楼凝妆、满城丝管尽开的场景,则进一步烘托出一种繁华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蜀柳与殿帏的对比,暗示了诗人对故土与京城的双重思念。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物与人文景观的对比,传达出深沉的情感,秦淮水、蜀柳、殿帏等意象的交织,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也透露出他对现实生活的感慨与无奈,春日女子登楼凝妆的场景,则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亮色,使得整首诗在哀愁中不失生机与活力。

创作背景

刘禹锡的《杨柳枝词》系列诗作,多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描绘杨柳这一传统意象,这些诗作可能创作于刘禹锡被贬谪或游历期间,通过对杨柳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故土、对京城的思念之情,这些诗作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感慨,在这首特定的诗作中,诗人可能借秦淮水与蜀柳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仕途坎坷、人生无常的感慨与无奈。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