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某宅
唐·刘禹锡
竹林旧享铜盘食,门巷今容驷马车。
宾客日来能几许,开樽空对落花嗟。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他的诗歌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不羁之作,也有清新自然之篇,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昔日的竹林间,曾设宴享用着铜盘盛放的美食;如今这门户巷陌,已能容纳驷马高车出入,每日来访的宾客能有多少呢?我只得独自开启酒樽,对着落花空自叹息。
释义
首句“竹林旧享铜盘食”描绘了往昔的繁华与尊贵,铜盘食象征着贵族的奢华生活;次句“门巷今容驷马车”则展示了现在的门庭若市,驷马车代表着显赫的地位与来访者的尊贵,后两句转而抒发诗人的感慨,宾客虽多,但真正能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的人却寥寥无几,只能独自面对落花,借酒消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热闹,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人情冷暖的深刻感慨,前两句以鲜明的意象,勾勒出时间跨度中的环境变化,既展现了宅邸的昔日辉煌,又反映了其今日的显赫地位,后两句笔锋一转,以“宾客日来能几许,开樽空对落花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即便门庭若市,也难以找到真正的知音,只能独自面对落花,借酒浇愁,这种情感的转变,使得整首诗在对比中更显深沉,富有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刘禹锡可能是应某人之邀,参观其宅邸后有感而发,诗人通过对宅邸昔日与今日的对比,以及自己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深刻感悟,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于社会变迁、人情冷暖的敏感与关注,在刘禹锡的笔下,这座宅邸不仅是一个物质空间,更是一个承载着历史记忆与个人情感的载体,通过它,诗人得以抒发自己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