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武夷仙坛
唐·李商隐
武夷仙坛接里闾,琴堂水阁半凌虚。
松间一径通幽处,竹里双扉映绿芜。
洞里仙人鸣素瑟,花间野客醉芳壶。
何当共访桃源路,同醉蓬莱第一壶。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曲折,给人以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联想。
译文
武夷山的仙坛与村落相连,琴堂和水阁仿佛凌空而建,松树间有一条小径通向幽深之处,竹林里两扇门扉映照着绿色的荒草,洞中的仙人弹奏着素瑟,花丛间的野客沉醉在美酒之中,何时能一同探访桃源之路,共同在蓬莱仙境中畅饮第一壶美酒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武夷山仙境般的景色,以及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联点明地点,武夷山的仙坛与人间村落相接,琴堂和水阁高耸入云,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颔联通过“松间一径”和“竹里双扉”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山林的幽静和隐居生活的闲适,颈联则通过“洞里仙人”和“花间野客”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羡慕和向往,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一同探访桃源仙境,共享美酒佳肴的美好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武夷山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卷,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仙坛”、“琴堂”、“水阁”、“松径”、“竹扉”等,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幽静闲适的氛围,诗人也通过“仙人鸣瑟”和“野客醉壶”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诗人对现实社会感到失望和不满,因此他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武夷山作为一处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的胜地,自然成为了诗人寄托理想、抒发情感的对象,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逃避,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