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园夜游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闲园露草开三迳,灵宇华灯烛九光。
月色穿帘窥静夜,花香入室伴幽芳。
楼台倒影浮池水,云树参差绕画廊。
此景此情何处有,人间仙境在此乡。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满足题目要求,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李商隐一生经历坎坷,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
译文
闲静的园林中,露水滋润的草木开辟了三条小径;神圣的庙宇里,华丽的灯火照亮了九个方向,月光穿透帘幕,窥视着这宁静的夜晚;花香飘入室内,伴随着清幽的芬芳,楼台的倒影在池水中浮动,云树参差不齐地环绕着画廊,这样的景色和情致哪里还有呢?人间的仙境就在这个地方。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闲园夜游的美丽景象,首联“闲园露草开三迳,灵宇华灯烛九光”点明了地点和氛围,闲园中的草木在露水的滋润下更加生机勃勃,而庙宇中的灯火则照亮了四周,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颔联和颈联进一步描绘了园中的月色、花香、楼台倒影和云树参差,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片人间仙境的赞美和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闲园夜游的美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露草开三迳”、“华灯烛九光”、“月色穿帘窥静夜”等,都富有诗意和画面感,诗人还通过对比和烘托等手法,将闲园中的景色和氛围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创作背景
(虚构)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心情抑郁,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游览了一座闲静的园林,并被园中的美景所打动,他写下了这首诗来抒发自己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它仍然能够反映出李商隐诗歌的一些特点和风格,如构思新奇、语言优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