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归
唐·韦庄
三月江南绿正肥,阴阴深院燕初归。
玉楼人静笙歌断,春色三分入翠微。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这一动荡时期,作品多反映战乱离愁和个人生活感受,情感深沉,风格清丽,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韦庄的诗在晚唐颇负盛名,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
译文
三月时分,江南大地草木葱茏,绿意盎然,一片生机勃勃,在那幽深静谧的庭院里,燕子刚刚从远方归来,穿梭于檐下,玉楼之中,人声寂静,往日的笙歌已经停歇,只留下一片宁静,春色仿佛被分成了三份,其中一份悄悄地融入了那青翠的山色之中。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三月江南春天的美景,通过“绿正肥”形容草木茂盛,生机勃勃,燕子初归,象征着春天的回归和生命的复苏,玉楼人静,笙歌断,则表现出一种从喧嚣到宁静的转变,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泊,春色三分入翠微,则将春色与山色融为一体,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三月的春色,通过“绿正肥”、“燕初归”等生动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人又巧妙地运用“玉楼人静笙歌断”一句,将读者从喧嚣的尘世带入了一个宁静的世界,表现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最后一句“春色三分入翠微”则将春色与山色相结合,既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又寓意着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这一动荡时期,经历了战乱和流离失所的痛苦,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晚年时期,生活相对稳定时所作,在经历了长期的战乱和流离后,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愈发强烈,他通过描绘江南三月的春色,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过去喧嚣生活的反思和对未来宁静生活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