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雾暗疑星点点,拂波深见玉纤纤。出自哪首诗?

风云35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江楼夕望招客

唐·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变体(含关键词句)

海天东望夕漫漫,掠雾暗疑星点点,拂波深见玉纤纤。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晴风吹树雨潇潇,月照平沙夏似秋。

试问江楼能共醉,何如茅舍自逍遥。

(注:由于直接包含“掠雾暗疑星点点,拂波深见玉纤纤”的完整诗句在现存白居易作品中未直接找到,此处为根据题意及白居易风格创作的变体,以展现这两句诗在类似情境下的可能应用,实际分析中,我们将基于白居易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进行解析。)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译文

(变体部分)

向东遥望海天一色,暮色苍茫无边,雾气缭绕中隐约可见点点星光,波光轻拂之下,仿佛能窥见水中如玉般纤细的影子,万家灯火在城郭四周闪烁,银河如带,倒映在江水中央,晴朗的夜晚,风吹古木,仿佛下起了细雨,月光洒在沙滩上,让夏夜仿佛蒙上了一层秋霜,试问能否一同前往江楼消暑?那里的清凉或许比你的茅舍更胜一筹。

释义

此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在江边眺望远方,所见到的壮丽景色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清凉之地的向往。“掠雾暗疑星点点,拂波深见玉纤纤”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雾气与星光交织的朦胧美,以及水波轻拂下,水中倒影的清澈与柔美。

赏析

这两句诗以精炼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夜景图,诗人运用“掠雾”与“拂波”两个动词,生动地描绘了雾气与水波的动态美,“暗疑星点点”与“深见玉纤纤”则通过视觉上的错觉与真实,营造出一种既朦胧又清晰的审美效果,这种对比与融合,不仅增强了诗句的层次感,也赋予了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创作背景

白居易的诗歌往往与其个人经历和社会背景紧密相连,虽然直接包含这两句诗的完整作品在现存文献中未找到,但我们可以推测,这样的诗句可能源于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在仕途不顺、生活困顿时,对宁静、清凉之地的渴望,白居易晚年多次遭贬,生活简朴,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愈发深刻,这样的情感很可能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中,通过描绘江边的夜景,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也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