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巧弄琅玕影,楚发轻披云母帘。的解释

生辉35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扇

唐·李峤

指尖巧弄琅玕影,楚发轻披云母帘。

袖里乾坤真个大,离人犹在凤箫前。

作者简介

李峤,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官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武后、中宗时,屡居相位,封郑国公,睿宗时,左迁滁州别驾,终于吏部尚书,李峤生前以文名世,擅五言诗,工部尚书张说曾称其为“文章宿老”,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苏味道、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文章四友”,晚年成为文章宿老,朝廷重要诏令多由他起草,所作诗文,数量多而质量高,被时人誉为“大手笔”。

译文

指尖轻巧地摆弄着扇子上如玉般温润的影子(琅玕,比喻竹或美玉,此处借指扇面),轻柔地拨开如同云母般光泽的帘子(云母帘,比喻精美华贵的帘子),扇中仿佛藏着广阔的世界(袖里乾坤,比喻扇面虽小,却能展现大千世界的意境),而离别之人依旧在凤箫声前徘徊不去。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女子手持扇子,轻拨帘幕的场景,展现了扇面画作的精妙与扇中世界的广阔,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离别之情的感慨,首句“指尖巧弄琅玕影”描绘了女子手指轻抚扇面的细腻动作,次句“楚发轻披云母帘”则通过帘子的华美映衬出女子的高雅气质,后两句则通过“袖里乾坤”的比喻,表达了扇面虽小却能展现大千世界的意境,离人犹在凤箫前”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离愁别绪。

赏析

这首诗以扇为题,却不仅仅局限于扇面的描绘,而是通过扇面这一载体,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离别之情的感慨,首句“指尖巧弄琅玕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手指轻抚扇面的场景,既展现了扇面的精美,又体现了女子的温婉与雅致,次句“楚发轻披云母帘”则通过帘子的华美进一步烘托了女子的气质与身份,后两句则通过“袖里乾坤”的比喻和“离人犹在凤箫前”的描绘,将扇面与离别之情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富有情感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某个闲适的场合中,观察到一位女子手持扇子的场景,从而触发了创作灵感,诗人通过对扇面、帘子、离人等元素的描绘和组合,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离别之情的感慨,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扇文化的热爱和推崇,以及他们通过诗歌来抒发情感、寄托思绪的创作习惯。

文章下方广告位